一、主体资格审查的必要性
为何要对合同签订主体进行审查?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是因为当前我国市场主体多元化,经济运行不规则,合同主体不适格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甚至可能被一些不法单位和个人利用从而与其签订违法犯罪的经济合同,究其根本原因是签订合同前未审查清楚对方的主体资格。
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应当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在审查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审查对方是否是新成立的公司,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启信宝、企查查等网站或APP查询,注意查看对方的注册资本,询问对方注册资本是否实际到账,以免对方为空壳公司;(2)审查对方是否存在大量诉讼案件,可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同时注意审查对方的股东是否存在大量诉讼案件,对方包括对方股东如果存在大量诉讼案件,可能说明对方信用、资金等方面存在问题,如与之签订合同,会存在较大风险。
综上,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先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在查清对方基本情况后,方能与之签订合同。
二、对法人主体资格的审查
首先,要审查对方的营业执照及年检(如果对方为不具有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的,应审查其应该具备的相应证照)的情况,以了解其主体的合法性(如是否合法注册、是否存在未年检导致被吊销营业执照等)和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是否与合同相适应,对于某些限制经营、特许经营等特别行业,是否有相应的经营许可证。必要时应当到相关部门调查资产状况、工商登记以及不动产登记等。代订合同的,还应当审查代理人是否具备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证明,是否在授权范围、授权期限内签订合同。
其次,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合同项目,要根据合同内容审查对方的资质现状,即有否获得相关资质及目前效力情况(有的资质可能已经失效)。
最后,必要时可对对方的履约能力进行评估,以保证签约后能够顺利履行合同。
三、对自然人主体资格的审查
1.该自然人有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或者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只能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除此以外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因此,在与自然人签订合同时,应首先确认其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否则,与其签订的合同将会面临无效或效力待定的法律风险。
2.核查主体的身份信息
自然人身份信息,身份证件的审核是关键,包括身份证上的信息、经常居住地、联系方式,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建议保留自然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对自然人还应审查其信用信息,可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无讼法规、启信宝等网站及APP查询其涉诉等信息,更好的掌握其履约能力及信用情况。
四、对保证人主体资格的审查
合同的签订要求有保证人担保时,还应审查保证人的主体资格的合法性。首先,作为保证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其次,保证人必须具有代为清偿主债务的能力;最后,保证人还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为保证人;
3.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除有书面授权)、职能部门不得作保证人。
五、对代理人主体资格对的审查
多数情况下,合同是由一方或者双方授权代表签署的,此时应当审查代理人的资格和权限。对于初次合作的单位,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即要对对方代理人身份、有无代理权、代理权限范围、期限等等进行必要审查,否则可能会发生没有代理权或超越代理权而导致合同效力受到质疑。
实践中,主要是看签约代表是否为单位负责人或是否有委托授权书、委托权限。还需注意的是,单位内部的部门或职能机构是没有对外签约权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签订合同时也需由法人授权。
六、对特殊行业当事人主体资格的审查
对于特殊行业,比如从事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或特殊商品的生产和经营的行业,法律或行政法规可能会要求取得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相应的资质方可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在审查合同主体资格的时候,还应要求对方出示相应的许可证明或资质证明。
签订及履行合同首先是经济行为签订及履行合同是为了达到交易目的、实现交易利益,从商务角度安排交易内容和程序。法律只是确保交易目的和利益的辅助手段在合同事务中预埋法律手段,只是为使交易目的和交易利益得到法律保护,并建立合同行为的基本规则和秩序。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必须审慎,以实现预埋法律手段的目的。